2010年7月22日

問世間Pingat為何物

檳州元首華誕剛過。像以往一樣,許多人的焦點不偏不倚的落在受封人士的名單上。

畢竟這個社會還是很注重地位和勛銜的。最好的例子便是有人“勞碌奔波”、“出錢出力”的爭取某某海外大學的名譽哲學博士或是地球上某個小島上的某個統治者的勛銜等。頂了個頭銜,從此拿督拿督、博士博士的這樣被人稱呼,恐怕自己的名字也會給忘了!

勛銜這東西的頒發當然是好的。君不見各國的統治者到政府,自古以來,為了表示對國民和外國領導的貢獻的認同、敬佩和鼓勵,也都以頒發勛銜來表示。

對許多人而言,勛銜畢竟是一種鼓勵、獎賞和推動力。很多榮膺勛銜的社會人士,絕大多數都是功在社會、實至名歸的。單看彼等刊登在報章上的參加社團之多,可以想像得到他們把許多時間和精力都給了社團組織的工作,值得大家對他們肅然起敬。

我想起唸幼兒園的時候,交上的作業很不錯時,老師便會毫不吝嗇的賞上3顆星星以示鼓勵。出來社會工作後,老闆已經不再給我們打星星了,排山倒海的工作搞到滿頭眩暈的星星就多得是。幸好有個政府,將當年富有推動力的“星星”變成各級勛銜,賜予對社會有功榮、對國家有貢獻的檳州子民,以示認同和鼓勵。

只不過勛銜這東西,來到今天的社會,花樣就變得多了。因為檳州的勛銜是由州政府推薦,從前朝的國陣到今天的民聯執政,就常常聽說許多人爭先恐後的、千方百計的……涌上了光大28樓,又或者是“三天一小吵,五大一大鬧”的不停追電“質問”,為的就是爭取和協商Pingat的事宜。

以往前朝政府推薦的受封人士名單,常受到在野黨的抨擊成“犯濫成災”。但看看這執政兩年多的民聯政府,經過3次的檳州元首華誕,從500多人、700多人到900多人,受封名單人數節節上升,這說明了什麼呢?

林冠英新官上任時大大聲的喊出了“三不”的其中“不受封”仍言猶在耳,但這兩年裡就陸陸續續有民聯各黨黨員受封了。有功的黨員受封無可厚非,我們倒是希望一直以來對勛銜封賜有意見的民聯能夠有所堅持,最起碼讓這勛銜物有所值。

民聯政府該做的,是要堅持身為政府的原則和權力。別為了讓耳根清靜而依了那些“會吵的孩子就有糖吃”的政客,也千萬別向友黨低頭或屈服,而把勛銜頒發給你們口中沒有政治操守的政客。

再轉變後的今朝又有什麼例外?民聯政府沒必要急著解釋或謄清,小心越描就越黑的呢,嘿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