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說日子過得“干那賽”。
尤其翻看報紙的政治新聞,幾乎每一則都叫人肚懶。
所以就約定不寫令人肚懶政治文章。
來點軟性的吧!
很喜歡這個搬來了快一年的地方。
其實,屋子就建在山腳下。
可以看到云和山貼在一起、可以聽到來至于大自然的蟲鳴和鳥叫聲。
屋子里有個天井。
于是,每每下雨時便可以聽到雨聲、風聲。
然而我了解,我只是一個過客。
再美的地方也無法永遠守住,因為生命總是無常。
(過客不是寄居者,不然你們又肚懶了。)
因為我有一個理念,想追求一個更完美的社會,但大伙都說不可能,所以笑我為愚公。 既然是愚公,那我就移山吧!
我的藥房,設立在檳島一個蠻偏僻的地方。
我的顧客、病人,有不少過半數是友族同胞。
在這個馬來同胞占國會選民整60%的地方,附近共有8間華小。
有不少的馬來子弟不念國小,而選擇在鄉區的華小受教育。
前天,診所來了兩位馬來姐妹。
念國民型中學高一的姐姐,帶著念華小五年級的妹妹來看病。
我以馬來語先和姐妹打招呼,姐妹倆同時以華語回應我。
姐姐說:“爸爸捕魚還沒回來,妹妹又發燒,所以帶妹妹搭巴士來看病。”
全程,我以華語和姐妹倆交談。
我問妹妹:“明天需要請一天的病假在家里休息嗎?”
妹妹沒回答。
姐姐也問妹妹同樣的問題,但竟然也用華語和妹妹交談。
妹妹說:“回去吃了藥,休息一下,明天應該可以去上學了。學校功課很多,不去一天,會追不上!”
我靜靜的聽著。開了藥,吩咐妹妹記得準時服藥。
臨走,姐妹倆異口同聲的說:“謝謝你!醫生。”
我生活里頭的親身經驗總促使我去思考一些問題。
才高一的姐姐可以“姐代父職”,
和妹妹也用華語交談,
姐妹都這么有禮貌,
妹妹的求學精神太令人敬佩了。。。。。。
我和遠在他鄉大學授課的好友端嚴提起這件事。
端嚴說:“誰還說華人是最優秀的民族,你就跟他提起這kisah benar!”
308的全國大選,開拓了一個新的局面,那就是人民的聲音似乎受到重視和肯定。尤其是民聯,更是動不動便搬出民意來向國陣政府施壓、嗆聲。最經典的首推916變天,民聯“濫用”民意、“綁架”民聲,試圖來推翻經過民主選舉來成立的合法政府。于是,民意便成了民聯的法寶。
然而,在檳州,一直以來便讓人有“絕對尊重民意的民聯政府”在幾個月的施政過程中,便露出了它如何的漠視民意、如何的選擇性的操弄民意。在最近有關于“無線檳城”全檳島島民可以免費無線上網的爭論上,尊貴的檳州首長對于執行一項計劃前,需不需要咨詢民意的立場所發表的言論,露出了首長的“真顏色”。
報導說,“檳州首長反駁非政府組織,并指出只要政府在執行自己認為對人民有利的計劃,都不會在事先向人民進行咨詢,因為這是耗時的工作。他甚至反問非政府組織,難道州政府在興建第二大橋、安裝閉路電視、增加警隊人數或增建學校的課題上,也要進行咨詢人民的工作。他同時也質疑「公開咨詢」這概念,并指出如果州政府向非政府組織進行咨詢工作,這些組織在咨詢前和咨詢時,都會保持著同樣的反對立場。”這一段言論,讀了之后,讓人民見識了檳州首長的思維。
内政部長赛哈密今日援引1966年社團法令,宣布興權會(HINDRAF)是一个非法组织。赛先生说,一切證據與事實證明,興權會危害公共安寧與秩序及道德觀,甚至影响多元種族社會的和谐。因此即日起(15/10/08)宣布興權會是一个非法组織。
興權會在去年開始活動時,為何能獲得如此廣泛和強大的支持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有市場、有需求。那是因為這片國土的某個社群有話要說、有事待做,而原有代表那社群的政治團體已經“失責”、已經“辜負眾望”了。來自于廣大社會基層人民百姓的需求和聲音被視為“危害公共安宁与秩序及道德观,甚至影响多元种族社会的和谐”是令人遺憾加憤怒的。
再一次,國陣政府通過內政部,以高壓的手段打壓來自于民間的聲音。興權會追求的事項過份和無理嗎?興權會影響的是多元種族社會的和谐還是國陣政權的操控?
此刻的我,想起小時候觀看魔術表演的片段。禿頭的魔術師,拿著那支褪了色的魔術棒,指著臺上小桌子的白兔,把白兔變不見。白兔真的不見了嗎?哈哈!這一招或許只能騙過還在昏睡的馬戲團主管。
地方政府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住行最息息相關的一層政府。一直以來,地方政府的服務精神和素質大都有欠理想而令人民失望。地方上的公民組織歸咎于因為地方政府的成員是通過州政府委任而非由民選,所以才造成了人民的怨聲載道。
有鑒于此,民主行動黨早在2005年3月便發動了“還我民主第三票”的運動,呼吁當時的國陣政府恢復地方政府選舉。人民聯盟(民聯)更是在第十二屆大選前簽署了《人民宣言》,其中建議落实地方议会选举。如今,有五州的地方政府成員(市、縣議員)將全權的由民盟所組成的州政府委任。社會公民組織和關心施政的選民都在監督和觀察著民盟政府何時將落實他們大選時的承諾。
回顧過去,1964年發生馬來西亞印尼對抗,聯盟政府在1965年頒布緊急法令凍結地方政府選舉。同年6月,聯盟政府成立皇家調查委員會,專門調查西馬地方政府的運作。1968年皇家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報告中建議西馬每個州首府和首府以外的地方政府由民選政府組成。但是1971年,內閣成立一個委員會來檢討皇家調查委員會的建議。此檢討委員會建議凍結地方政府選舉,理由包括了:選舉無助于達成國家團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有違當時的第二大馬計劃和新經濟政策的目標、地方政府選舉將造成過度民主化和過渡管治。1976年,聯盟政府制定《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正式的立法將地方政府選舉廢除。
如今,由民主行動黨為主的檳州的民盟政府,會如何的去落實民選地方政府呢?當然,間中必然有一些法律上的問題得解決,才能全面的落實民選地方政府。但在這過渡時期,向選民承諾了的民盟政府有絕對的義務和責任,去感受、去了解人民想要民選政府的原因和精神。其中,人民深信民選地方政府將提升效率、廉潔度、透明度和公信力。但是很遺憾的,剛過去的市議員的委任,檳州政府無法展現她果敢的政治決心與意愿,完全擺脫她一直以來所嘲笑國陣政府的“分豬肉”式的市議員委任制。
這一屆的檳威兩個地方政府的市議員任期將屆滿,人們期待著民盟政府能在這過渡性時期應用《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所賦予州政府的權利,來委任專業人士、在地方政府事務方面有經驗者或者可以代表某個社群利益的人士,出任市議員。
我相信,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無論是民選、官委政治人物、官委市民(非政府組織和專業人士)來出任市議員,市議會整體的效率的服務精神都離不開得由高素質和服務地方社會熱忱的人士來參與。當然,就算是民選地方政府,也得制定一套有效的監督和平衡的機制。
我們期待民盟政府落實她大選的承諾,我們期待民盟政府拿出決心和誠意來改善檳威兩地的地方政府的效率、公信力 和透明度。千萬別贏得了政權而忘了選前的承諾。
早晨,家鄉的老同學傳來以下的這一則簡訊。
雖然有些黃,但傳達的訊息還是蠻貼切的。
允許我在這里轉載,不過我事先說明,這則是18SX的。
新婚之夜,新郎用手撫摸新娘兩腿之間問 :“這是什么?”
新娘答:“黨中央!”
新郎說:“我想入黨,行不行?”
新娘道:你迫切要求入黨的心情我懂,但正式入黨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1. 只要你硬得過黨的大門,它隨時歡迎你入黨。
2. 黨的宗旨是舌頭會轉彎。
3. 入我黨就不能入別黨。
4. 對黨要絕對忠誠,并誓死捍衛黨的純潔。
5. 不許入黨前干勁十足,入黨后萎靡不振。
6. 入黨前必須埋頭苦干,使黨中央歡心。
7. 要大膽創新,花式多樣化,促進黨內和諧。
8. 不許走后門,除非黨允許。
9. 每天最少要會晤一次,時間最低限一小時。
10. 每月足額交納入黨費以保持黨中央的艷麗。
回顧檳州開埠到今天的歷史,不難發覺,檳城過去數百年以來的故事與發展足跡都烙印在這小島上。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萊特開埠檳城,出任第一任總督,任期間鼓勵華人與其他移民進入檳城。在英殖民地期間,1826年成為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海峽殖民地、1946年的馬來亞聯邦和1948年的馬來亞聯合邦。加上早期為孫中山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這一切,造就了今天的多元化的檳城。
人說,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因為如此,今天的檳城不乏富有19世紀英殖民地色彩的街道。多元化的古式建筑,包括了英印式、印度馬來式、早期店屋式、新古典式等等,目不暇給。統計數字顯示,檳城擁有不少過2千多個古跡建筑物。這比擁有濃厚殖民色彩的馬六甲還來得多。著名的古跡有:康沃利斯古堡、市政廳大廈、聖喬治教堂、檳城博物館、龍山堂邱公司、觀音亭、魯班古廟、張弼士故居等等。
無奈,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經濟的轉型、產業的易手、對古跡保護的不專業甚至無知,導致了無數擁有珍貴文化與歷史價值的古跡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業主翻修、增建與改造時,把珍貴的歷史建筑和文物弄得不倫不類,甚至面目全非。
然而,這也不能全歸咎于業主,尤其是在當地生活了數代的“老檳城”。不富裕的他們,對維持和保護自己有歷史價值的祖屋畢竟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往往顯得有心無力。說到底,文化遺產與古跡是屬于全民,甚至全人類的。于是,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從各方面協調和協助有關業主保護和維修這些古跡。
檳城古跡的特色在于它不是有如展示給游客觀看和欣賞的“恐龍活標本”,而是有居民生活在其中的濃厚文化氣息和生命活力。難能可貴和錦上添花的是在這古跡建筑的周圍,有無數的老檳城在默默的從事著富有濃厚的文化與傳統的維生工作。其中包括了,手制傳統燈籠、手制木屐、雕刻牌匾、紙糊手藝、手制銀器等等的“夕陽手藝”。
今年7月7日,檳州政府和積極關懷文化遺產與古跡的非政府組織,在經過了12年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努力,終於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委員會,將喬治市及馬六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可以說是一項值得歡喜的榮耀和認同。
旅游業是檳州的第二收入來源。申遺的成功除了能提高人民對保護古跡和文化遺產的醒覺和熱情,更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尤其,當喬治市登上世界文化遺產的版圖時,將會迎來蜂擁而至的全世界愛好古跡和歷史的游客。這可是為有心發展旅游業的州政府打通了第一道的 “向全世界宣傳”之門。接下來的旅游業的發展和成績就有看州政府的造詣了。
希望州政府能和州內數位古跡保護的權威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讓這些古跡愛好者的專業配合州政府保護文化遺產的誠意和決心,為檳州的古跡、為人類和文化遺產盡“歷史交代給我們的責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在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古跡城市里成長。
保護古跡,人人有責。
清晨起身,泡了一壺茶,動手寫一篇有關檳州古跡的文章。文章寫完了,茶香還圍繞著那依舊淫浸在古意盎然的文化遺產的情懷里。
下樓泡了一杯濃咖啡,打開那每天風雨無阻,由年輕的印裔派報員準時送來的報子。讀了星洲日報和再益的獨家訪問的幾段文字,感觸良深,好像這一段日子以來的納悶和郁卒得到了霎那的紓解。
再益說:“我從來不擔心華人的問題,在我的律師樓,我的伙伴也是華人,我們互相信任和合作,你以為我的成功是靠我自己一人建立起來的嗎?我想,為了更好的生活,馬來西亞人應該站起來,勇敢地說話。華人要捍衛馬來人的權益,馬來人也要捍衛華人的權益,所有人都要獲得照顧。”
我想起了99年我在大山腳縣醫院內科病房服務的情景。當時我的同事希爾米醫生、護士長再娜(印裔回教徒)、黃護士、謝護士、拉妮護士(印裔)、羅詩答護士、雜役巴加(有些泰裔血統的巫裔回教徒)和法蘭士(印裔基督教徒)。一個那么多元化的“小馬來西亞”,大伙為了病人的疾病和苦難,不分彼此的站穩自己的崗位,并且互相協助,親善和諧。說實在的,很令我向往、懷念。
再看看今天我們的四周,我們是否越走越遠了。。。。。。
馬華偶像實力派領袖—翁詩杰能不能秉持他一貫的敢怒敢言、敢做敢當的作風,當選馬華總會長後以數百萬華裔同胞為后盾的在政策上“撥亂反正”,不執著頭上的烏紗帽,一洗華裔為二等公民的悲哀?
由此看來,巫統、馬華與民政都掌握書寫歷史的主動權。而國大黨,會不會跟隨曾經偉大一時的三美威魯走入歷史呢?
亂世出英雄,名留青史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