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难忘的开学日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放学的时间,学校大门有点混乱。这多多少少是意料中的。新生加上新家长,有些家长等不到孩子,有些孩子见不到家长。校长真的是亲力亲为,大热天的巡视学校的几个出入口,走出冷气办公室亲自了解学生放学时后的状况。校长脸上还带着关怀和和蔼的笑容,实在难得。

我在学校的其中一个出口等孩子。这时也来了一位中年家长,“风尘仆仆”似的骑着摩托车来。问我学生放学是不是都从这个校门口出来?我问他有没有和孩子约好在哪里。他说没有。孩子的事都是他的太太料理。今天是太太交待他来载孩子。当然他说不出他的孩子读什么班(幸好还知道是高中一)。他的解释是,在家里他很少和孩子沟通。孩子的事是他老婆的事。

在等待孩子的时间,他说道:“孩子不需要读很多书。书读太多没有用。像他朋友的孩子,英国留学毕业回来,还不是找不到工作。以后还是去做生意便可以了。”他继续说道:“当年他的双亲就只是把他的姐姐和妹妹攻到国外留学,男丁都留在家里。姐妹虽然学成归来,但都嫁人了,所以什么也没有了!”我听了他的一番话,愣在一旁。

看着关心校务和学生的校长、听着学生家长所见的一番话,这整天我都在想着,到底,所谓的大人们,是如何地看待学校教育这回事?我得声明,上面我所说的,发生在2010年1月4日。地点是槟诚恒毅中学的校门。

9 条评论:

Sam Lo 说...

吴校长掌校的方式感觉还真有点军法统治
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严父出孝子,为华教的普世价值,没什么好争议的

我先申报利益....我为叶荣和校长+鸭肉+大少眼(真名忘了),掌校时的出品。
听到恒毅越办越好,心里替它庆幸,绝无酸溜溜

我上中学时,钟灵走的一套是自由政策....意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从校风中自然形成遇强越强,打不死精神,灵活变通。一早就体会社会上适者生存的道理(贬义可解读成"为求目的不择手段")。
打过木人巷,高傲难免(厚道点可称为自信)
当年Form4/Form5多坏也只不过逃学,聚赌,抽烟,装个古惑仔Look之类。上课也爱顶嘴,挑战权威嘛!那个年少不轻狂??
今天吴校长看来,以上行为记一两个大过是必然的
但我常想少年15/16时,反叛+热血是正常生理反应。通过高压行政指令当然可收一时之效,学生也必顺服,从而塑造出个个Say Yes的小乖乖

说来也真搞鬼,当年被训导处教训过的,今天多人成了大老板;好学生多当了专业人士。也应正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人人看上去菱角分明,性格各异...韦小宝有之,郭靖有之,乔峰有之。

在各大师面前谈教育,委实班门弄斧了
但我常想今天在学校可以接受高纪律的管制(校长意志),明天的社会必会对政府的善意管制(Internet screening, ISA, AntiCorruption Investigation)之类俯首称臣。
或许未来的大马正是须要凡事Say Yes的专材,必须得性格模糊,绝不可独立思考。国运如此,顺应大潮流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通往地狱之路是由善意砖头彻成的.......不知愚公作何感想?

耕心田 说...

愚公:

這沒什么驚訝的,所謂思維觀念不一,這是社會的真實面貌。家長所說的是活生生在他身上以及周圍所發生的真實情況,我們也不能說他錯了。

其實,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到今天依舊是因人而異。有人求學為知識,有人為將來的美好生活做準備,有人把求學當作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也就是人家上學我也上學。

孔子的老師告訴孔子,要成為一位君子,就要追求學問,而追求學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今,我們的社會已經不一樣,在學校、在大專追求的所謂"學問",不會令人成為君子,只是提供生存的技能。確保你畢業之后,有飯糊口。

我們的社會又再回到那原始的"學技能,求生存的時代",若想要追求“學問”成為君子、智者,恐怕現有的“神圣”學府辦不到了。

如果你想要學習其它方面的知識,你就必須自己去尋找。以我為例,我的成績一直以來不理想,因為我對課業沒有興趣,學校的知識滿足不了我,也間接使我對課業反感。

如今的教育制度是統一教學制度,教育制度只注重在他們本身認為重要的科目,而忽略了學生的專長,學生的興趣,即是教育之本,因才施教。

以鍾靈為列,鍾靈一直以來秉承著:重理科,輕商科,棄文科的觀念。

高中放榜,學生必需選擇理科或是商科,學生一般上選課不是因為本身的喜好,而是依據學校的學風。

好學生一定要選理科,成績不佳選商科這種死板兼愚蠢的校風。更可悲的是,老師家長甚至學生也有同樣的想法。

學生不是不喜歡商科,而是基于面子,加上商科一直以來被輕視也有放牛班之稱,所以一個年紀也只有兩班(這是我求學時代的情形,但是我想這種歪風還無法改變。)

我基于不上放牛班而選理科,初中數理科成績還可以,所以被選上了。但是,純理科加上高數真的是無聊到極點。我的同班同學在我面前發誓,畢業后永遠不再碰理科。

我問他你想學什么,他說還是現實一點好,學習錢。如今,他可是實現了他的夢想,在新加坡一間歐美企業當FC。 (FINANCIAL CONTROLLER)

教育制度是改不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社會還沒有做好改革的準備。既然如此,我們的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賺錢技能”,校外,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學習神圣學府再也學不到的“學問”。

Sam Lo 说...

感谢愚公谈教育,让我可以学习各方见解
毕竟当父母的,人人都为子女教育前景关心,多听一分,多长知识总是好事

老人家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天下没有一种教育是旨在误人歧途
以上说法该人人赞同吧?但该怎么教法,就人人各有一套想法了。

重理轻文/商,毕竟是中国人根深缔固的一套。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家治国....都深信科学发展观。

求学时,常怀疑到底他日工作用得上多少物理、化学、生物,高数的学问。
今天到社会上混口饭吃,也确实丁点用不上。
到底当年选修数理科是否明智,说不得准。
但我想修数理科,就好比练武功。师傅看你体格够壮,才建议你把内功心法练好。当任督二脉打通之后,再练拳脚剑招(大学转修文/商课),就可得心应手。
当然,如果一开始就弃内功而直奔剑招也无不可...毕竟去到最高境界时(Bachelor Degree),也同样修成正果,自成一派了。

不过我深信,不论中学时做何学问/品格修养,一般学子都是较蒙龙的(自己当年是如此)。毕竟不经沧海桑田,不能体会固中道理。真正的人格塑造是在大学4年级开始,然后到社会上啄磨成器。
就好比上山学法的弟子,到了下山之时,才是真正的修练。有些成了刀下魂,有些胡混过一生,但总有一两个成了一代宗师。

在大马,成为一代宗师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现成的名门正派教主都老而不休,或奉行大位不外传政策。但是世界之大,必有容身之所。
要相信这世上没有怀材不遇,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愿以上文与大马千万父母与学弟共勉之

耕心田 说...

Sam Lo : 所言極是, 數理確實為我打下了基礎,尤其是在思考、推理、邏輯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我的重點在于,學子們在學習方面應該專注在自己所愛、所好、所長,而不是在于他人對自己的影響。

菲尔 说...

教育这回事,各有各的意见。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转换人们的思维。毕竟这是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一种思想。
在学校念书,除了考取好成绩(不必年年考第一,但要努力读书)重要的还有学习如何跟人相处,如何在一个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做人做事。不过这些都是现在出来社会了,长大了,才领悟到的。当时做学生的时候,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唉。

匿名 说...

愚公,想请问你,为何会选择恒毅?对槟华钟灵不满意?

愚公移山 说...

nick:

槟华离我的住家稍微远了。
没有对槟华钟灵不满。这两所都是出名的好学校。

只不过是去了恒毅,我把看得的正面的东西(能感动我心的)给写出来。

我想身为家长的,若能够用心,每一间学校都会有感人的东西吧!

愚公移山 说...

H-Ee:

我非常认同你所说的。
学校能给我们的只不过是基本教育。
基本上是那些读写算层次的。

只有那些活跃在课外活动的学生,或许有少许的机会训练领导能力、和人和谐相处共事。这一些非学术性层面的素质,毕竟是日后在社会工作的重要一环。

很多人,学术成绩辉煌,但是工作态度令人不敢恭维,待人处事的心态更是令人心寒。

我的看法是,认识几个字是重要的。通过传统的教育来启发学生学无止境、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更为重要。有了基本的学术基础,个人内在的软体素质便能决定着个人的人生际遇。

愚公移山 说...

sam lo 和雪山:

基本上所有的学校,还是逃不掉注重学术成绩的。
如果纯粹管纪律,学术成绩一塌糊涂,这校长肯定不久便得走人。

从头管到脚的好处是,学生不需要为衣着和穿戴浪费时间和花心思。若是学生有创作能力的话,应该用在那些课外学会和团体。

学术成绩和日后在社会谋生的际遇并不会是正比的关系。里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看得到的例子有一匹布这么长。

老中华文化说的“仕农工商”我想应该早已经expire了吧。

教育本来就应该因材施教的。但基本上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像工厂的生产线般的standard。当然有些人决定给孩子另一套的教育。

有些孩子很有某方面的才华。问题是有人去掘发他们的才华和潜能吗?毕竟,不是每位家长或老师都是伯乐。

教育是终生的事业,能够的话还是德智育这三环要拿捏的准。

顺便说,我也是在非常注重理科的年代的教育产品。不然,我应该不会从事今天的工作。